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菌纤维及纺织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及其制成的纺织品。
Title:Antimicrobial Fibers and Text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抗菌纤维及纺织品的国家标准解读——以TSZTIA 001-2019为例
TSZTIA 001-2019是关于抗菌纤维及纺织品的重要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抗菌纤维和纺织品的生产、检测及应用。该标准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同时也为消费者选购安全、可靠的抗菌产品提供了保障。以下从标准的核心内容、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TSZTIA 001-2019适用于添加抗菌剂或采用抗菌整理工艺制备的纤维及纺织品。标准涵盖了多种抗菌纤维(如涤纶、锦纶、棉等)以及织物类型(如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等)。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不适用于直接接触皮肤的内衣类纺织品,以及婴幼儿用品中的抗菌纺织品。
二、技术指标
标准对抗菌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通过抗菌率来衡量产品的抗菌效果。具体要求如下:
1. 抗菌率:抗菌纤维及纺织品在规定条件下对抗特定微生物的抗菌率达到90%以上时,可判定为具有抗菌功能。
2. 耐久性测试:标准要求抗菌性能应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和耐摩擦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抗菌效果。
3. 安全性评估:抗菌纤维及纺织品中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甲醛等。同时,抗菌剂的使用需符合环保法规。
三、检测方法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详细规定了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
1. 悬液法:用于测定抗菌纤维及纺织品对细菌的杀灭能力。
2. 载体法:适用于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抗菌效果评估。
3. 洗涤与摩擦测试:通过多次洗涤和摩擦循环,检验抗菌性能的持久性。
四、生产及质量控制
标准对生产过程提出了严格要求,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抗菌纤维及纺织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步都符合标准要求。此外,企业还需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其抗菌性能稳定。
五、市场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抗菌纤维及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TSZTIA 001-2019的实施不仅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标准的实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总之,TSZTIA 001-2019作为抗菌纤维及纺织品领域的权威标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充分认识并遵循这一标准,共同促进抗菌纤维及纺织品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