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植保旋翼无人飞机施药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及环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旋翼无人飞机在稻田中进行植保施药作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sticide Application using Rotary-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in Ric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田植保旋翼无人飞机施药技术规范》(TZNZ 019-2020)是针对稻田植保作业中使用旋翼无人飞机进行施药操作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提升稻田植保作业效率和质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稻田植保作业中采用电动多旋翼无人飞机进行喷洒作业的技术指导。标准涵盖了从作业前准备到作业后的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确保施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前准备
在作业开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量、喷洒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同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置药液。此外,还需了解作业区域的具体情况,如地形地貌、作物生长状况以及风速风向等因素,以便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
三、作业实施
在正式开展施药作业时,应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航线进行飞行作业。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无人机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水稻田块,可能需要调整飞行高度、速度及喷幅等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在遇到复杂地形或特殊天气条件下,应适当降低飞行高度并减小喷幅宽度,防止药液漂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作业后处理
完成施药任务后,要及时清理无人机及其附属设备上的残留物,并妥善保存剩余药剂。同时,还要记录本次作业的相关信息,如日期、时间、地点、用药种类及数量等内容,便于日后查阅与分析。最后,操作人员应当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安全防护措施
在整个施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药剂。特别是在强风天气下作业时,更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药雾被风吹散而影响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员健康。
六、环境保护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在选择药剂时应优先考虑低毒高效的产品;同时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尽量避开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此外,还应注意回收利用废弃包装材料,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总之,《稻田植保旋翼无人飞机施药技术规范》(TZNZ 019-2020)为稻田植保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