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葫芦富硒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西葫芦的富硒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Cultivation of Zucchin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西葫芦富硒栽培技术规程解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富硒农产品逐渐受到关注。TCDNX 013-2020《西葫芦富硒栽培技术规程》为科学种植富硒西葫芦提供了详细指导。以下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五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西葫芦品种。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16715.1-2018标准,确保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同时要求种子经过严格检测,不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二、土壤管理
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耕深应达到30厘米以上。土壤pH值控制在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0%。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同时要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障碍。
三、施肥技术
规程强调采用\"以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施肥原则。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7-10天,每亩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开花期,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每亩施硫酸钾镁肥15公斤。此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通过叶面喷施含硒肥料,使西葫芦吸收适量的硒元素。
四、病虫害防治
规程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和物理方法。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种植期间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物理防治可使用防虫网、黄板诱杀等手段。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NY/T 1276-2007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五、采收
规程建议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时间,一般在开花后10-15天进行。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西葫芦应在阴凉通风处预冷,然后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8868的要求,确保产品新鲜度和安全性。
遵循TCDNX 013-2020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富硒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