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程序、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采石宕口的生态修复工作,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指导。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Quarry Sites DB33/T 5000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HSLA 50003-2018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有效恢复和改善因采石形成的宕口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TCHSLA 50003-2018《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求。
首先,在宕口生态修复前期准备阶段,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这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特性以及植被状况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调查结果将作为后续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其次,在修复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宕口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合理规划种植布局。同时要注重边坡稳定性的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固边坡结构,确保其长期安全。
在实际施工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至关重要。比如对于裸露岩面的处理,可采用喷播植草或客土喷播等方式促进植被生长;对于积水区域,则需要设置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导致二次灾害发生。此外,在整个施工期间还需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标准要求。
后期维护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定期检查修复效果,及时补种缺失植被并修剪过密枝叶以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平衡。
总之,《TCHSLA 50003-2018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采石宕口的有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