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表面声波滤波器芯片器件模组的结构、封装工艺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表面声波滤波器芯片器件的设计、制造、检测和验收。
Title: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Chip Device Module Structure, Packaging Process and Tes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表面声波(SAW)滤波器芯片在现代通信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信号传输的质量。《TACCEM 338-2024 表面声波滤波器芯片器件模组结构封装工艺与测试规范》对确保SAW滤波器从设计到成品的各个环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之间的一项关键变化——关于“引线键合工艺”的要求,并详细解析其应用方法。
引线键合工艺要求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引线键合工艺仅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比如键合点的位置精度、材料选择等,但并未深入探讨具体的操作细节及可能影响因素。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更多关于环境控制、操作步骤以及检测手段的具体规定,以提高生产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新增内容解析
1. 环境条件:明确规定了进行引线键合时的工作环境温度应在20°C至25°C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60%。这是因为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延展性,从而导致键合失败或者强度下降。
2. 操作步骤:
- 使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待键合区域是否有污染物如灰尘颗粒。
- 确保使用的金丝直径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且无任何物理损伤。
- 键合过程中需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时间,避免因参数波动造成虚焊现象。
3. 检测方法:除了传统的拉力测试外,还引入了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技术来检测内部是否存在空洞缺陷。这种方法能够更早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后续批次产品的返工率。
通过这些新增加的内容可以看出,《TACCEM 338-2024》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TACCEM 338-2024》通过对引线键合工艺提出更为详尽的要求,不仅提高了SAW滤波器制造过程中的可控性,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典范。企业在实施该标准时应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条款,这样才能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