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黄连中药材的商品规格和等级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胡黄连中药材的生产、流通、贸易及质量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icrorhiza kurroa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胡黄连是传统中药材之一,其商品规格等级在《TCACM 1021.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中有明确的规定。该标准对胡黄连的质量控制、分级依据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规范市场流通中的胡黄连产品质量,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根据标准内容,胡黄连的商品规格主要依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及内在质量指标进行划分。合格的胡黄连应来源于合法种植或采集地,并经过专业加工处理。其外观需满足以下要求: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地坚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色,具有放射状纹理。
内在质量方面,胡黄连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含量不得低于一定标准值,这是衡量其药效的重要指标。此外,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物理化学性质也需符合规定限值。
标准还明确了不同等级胡黄连的具体差异,通常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多个级别。特级产品要求个头均匀、无杂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各级别之间则通过大小、色泽一致性以及杂质含量等因素加以区分。
为了保证这些标准能够得到严格执行,《TCACM 1021.124-2018》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测定活性成分含量等科学手段。同时强调了采样与样品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TCACM 1021.124-2018》为胡黄连这一重要中药材建立了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采购商,在使用胡黄连时都应当参照此标准执行,从而保障最终使用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