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鲜皮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鲜皮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pecifications and Grades - Dictamnus Root Bark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鲜皮是中药材的一种,来源于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在TCACM 1021.107-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中,对白鲜皮的商品规格和等级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该标准,白鲜皮的规格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
1. 一级白鲜皮:要求外观呈筒状或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细密纵纹。质地坚韧,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长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上,直径大于2厘米,无虫蛀、霉变现象。
2. 二级白鲜皮:与一级相比,长度可稍短,通常在30至40厘米之间,直径在1.5至2厘米范围内。其他质量要求与一级相同。
3. 三级白鲜皮:长度在20至30厘米之间,直径小于1.5厘米。虽然尺寸较小,但同样需要保证无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白鲜皮在采集、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采集时应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采挖。加工时需去除杂质,洗净泥土,剥取根皮后晒干或低温烘干。
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皮肤病、风湿病等症状。因此,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标准对于保障中药疗效至关重要。通过严格执行TCACM 1021.107-2018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白鲜皮的市场认可度和使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