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源污泥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核算的原则、流程、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源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成本效益核算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Life Cycle Cost-Benefit Accounting of Multi-source Sludg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ACEF 169-2024《多源污泥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核算技术指南》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新增了对污泥处理过程中能源回收环节的成本效益评估要求。这一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更为细化,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
以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为例,该过程不仅能够稳定污泥,还能产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新版标准强调,在进行成本效益核算时,需要将沼气生产量、热值以及后续利用方式(如发电、供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考量范围,并且要扣除沼气收集与净化过程中的能耗及运维费用。
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首先,准确计量厌氧消化池内每日产生的湿污泥量,并根据经验公式估算理论最大产气量;
其次,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记录实际产生的沼气量及其成分比例;
再次,结合当地电价水平和天然气市场价格计算出沼气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后的经济价值;
最后,汇总整个系统运行期间的所有直接投入(包括原材料消耗、人工工资等)与间接支出(如设备折旧),得出净收益。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对于那些采用联合发电机组(CCHP)模式的企业而言,除了关注电力产出外,还应重视余热回收带来的额外收益。这要求企业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方案可行且高效。
总之,TACEF 169-2024通过对能源回收部分的深入探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把握污泥资源化利用中的潜在盈利点,同时也促进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