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蜈蚣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依据、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蜈蚣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Centipede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1.94-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蜈蚣》是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蜈蚣作为中药材的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该标准在中医药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确保了蜈蚣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标准概述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蜈蚣药材的来源、性状特征、质量要求以及规格等级划分等内容。蜈蚣(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是一种药用动物,其干燥体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
来源与性状
根据标准,蜈蚣药材来源于节肢动物门唇足纲的多足类动物,主要采集自野外或人工养殖环境中的蜈蚣。药材应为完整的干燥个体,头部呈红褐色,躯干部呈黄褐色至棕褐色,由22个环节组成,每对步足均清晰可见。药材表面光滑无毛,气味微腥,味辛、微咸。
质量要求
蜈蚣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药效,因此标准对其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具体而言,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总灰分不得超过6%,并且不得含有毒害物质或其他有害成分。
规格等级划分
依据药材的大小、完整度及活性成分含量等因素,蜈蚣药材被划分为三个等级:
1. 一级品:个体完整,长度≥10cm,色泽均匀,无虫蛀现象。
2. 二级品:个体较完整,长度介于8cm至10cm之间,允许少量轻微缺陷。
3. 三级品:个体较小,长度<8cm,允许较多缺陷但不影响使用。
应用与前景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快,蜈蚣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TCACM 1021.94-2018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内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也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通过持续优化养殖技术、提升加工工艺,蜈蚣药材有望实现更高品质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