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淳萸肉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种植与采收、产地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淳萸肉的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地道Herbs Part 153: Chun Yu Rou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153-2019道地药材第153部分:淳萸肉》标准解读
淳萸肉,即为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材。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淳萸肉作为道地药材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标准中首先明确了淳萸肉的来源植物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要求果实需完全成熟后采收,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标准对产地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种植,以保证药材的天然品质。
关于性状特征,标准规定淳萸肉应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色至棕红色,气微,味酸、涩。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6.0%,总灰分不得超过4.0%,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安全性指标均需符合相关规定。
在鉴别方法上,标准采用了显微鉴别与薄层色谱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组织构造特征,同时利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特有成分马钱苷和莫诺苷,确保药材的真实性。
淳萸肉的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标准规定以马钱苷和莫诺苷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7%。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对于保障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标准还对包装、储存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用防潮、防虫、防污染的包装材料,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变质。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规范了淳萸肉的生产加工流程,还为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道地药材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