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草果作为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范围、种植环境、采收加工要求、性状鉴别、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云南草果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Authentic Herbs - Part 126: Yunnan Amomum tsao-ko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疗效。TCACM 1020.126-2019《道地药材 第126部分:云南草果》是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关于云南草果的道地药材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云南草果的定义、来源、植物形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云南草果为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在中药及调味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标准,云南草果的原植物应为豆蔻属的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并且需要符合特定的生长环境条件,如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以确保其道地性。
在质量要求方面,云南草果需满足外观、水分含量、灰分、挥发油含量等多个指标。外观上要求果实饱满、无破损、色泽均匀;水分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灰分和挥发油含量则需达到规定的范围。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药效。
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查、理化分析等手段,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准确评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还对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以便于实际操作中的执行。
为了保护产品质量,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标志应当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包装材料需安全卫生且便于储存;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贮存时应保持通风干燥,并远离污染源。
总之,《道地药材 第126部分:云南草果》这一标准不仅规范了云南草果的质量控制流程,也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云南草果的整体品质,促进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