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三七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种植与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三七的生产、加工、检验和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地道Herbal Materials - Part 118: Noto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118-2019道地药材 第118部分:三七》标准解读
三七,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品种,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十分显著。为了规范三七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价,《TCACM 1020.118-2019道地药材 第118部分:三七》应运而生。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控制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
首先,在定义方面,标准明确了三七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传统方式种植并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三七产品。这些区域通常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能够确保三七的优良品质。
其次,关于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强调了种植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灌溉用水也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此外,还对空气质量和周围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三七生长环境的纯净性。
在栽培技术上,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种子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环节。特别指出要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对于采收与加工过程,标准规定了最佳采收期,并对干燥、分级、包装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用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确保三七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质量控制是整个标准的核心部分,标准设定了多项指标用于评估三七的质量,如水分含量、灰分、浸出物含量、主要活性成分(如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等。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总之,《TCACM 1020.118-2019道地药材 第118部分:三七》为三七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三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生产企业,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