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豆根的术语和定义、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豆根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115: Guang Dou Ge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115-2019道地药材第115部分:广豆根》标准解读
广豆根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了规范其种植、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TCACM 1020.115-2019道地药材第115部分:广豆根》应运而生。
该标准对广豆根的来源进行了明确界定,规定其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标准详细描述了植物形态特征,包括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叶片为掌状复叶,花小且密集,果实为小型浆果。这些特征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识别广豆根。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提出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要求,强调种植区域应具备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建议采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并给出了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密植、适时灌溉与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广豆根的产量和品质。
关于采收加工,标准规定广豆根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季,此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采收后需及时去除杂质,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切片或切块处理。干燥过程应采用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的方法,确保水分含量符合要求,避免霉变和虫蛀现象的发生。
质量控制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设定了广豆根的鉴别指标,包括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以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同时,明确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常规检测项目及其限量要求。此外,还规定了主要活性成分如蝙蝠葛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最低限度,这对于保障广豆根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该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安全性和环保性。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广豆根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同时提倡绿色种植理念,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TCACM 1020.115-2019道地药材第115部分:广豆根》为广豆根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