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毫菊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种植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包装、储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毫菊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环节。
Title:Chinese地道Herbs Part 91: Hao Chrysanthem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91-2019道地药材第91部分:毫菊》标准解析
毫菊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与应用历史。为规范其生产、加工及质量评价,《TCACM 1020.91-2019道地药材第91部分:毫菊》应运而生。该标准从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到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
在产地环境要求上,标准强调种植区域需位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平原地带,pH值宜保持在6.5至7.5之间,同时要求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此外,种植基地周围应远离工业区和城市生活区,确保生态环境优良。
栽培技术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播种时间、密度控制、田间管理等环节。建议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30厘米以上。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定期除草、追肥,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关于采收加工,标准指出应在秋季花朵完全开放但尚未凋谢时进行采收,通常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采收后需及时清理杂质,通过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干燥,确保含水量不超过13%。成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影响品质。
质量控制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对毫菊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安全性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外观上,要求花序完整、色泽鲜艳、无霉变虫蛀现象;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等;安全性指标则涵盖了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多个项目,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通过严格执行《TCACM 1020.91-2019道地药材第91部分:毫菊》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毫菊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选择,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