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毫桑皮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毫桑皮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92: Haosangp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92-2019道地药材第92部分:毫桑皮》标准解析
毫桑皮是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为规范毫桑皮的质量控制,制定了该标准。
一、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规定了毫桑皮的来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标准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等规范性文件。
二、术语和定义
毫桑皮是指桑科植物桑树干燥根皮,主要产于安徽省亳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标准对“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
三、技术要求
1. 来源:明确规定毫桑皮来源于桑树,需提供植物学特征描述及鉴定方法。
2.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形状等具体要求。
3. 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总灰分不得超过6%等。
4. 安全性指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等符合相关规定。
5. 净度要求:不得含有泥沙、霉变等杂质。
四、检验方法
详细规定了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各项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判定依据。
五、检验规则
明确了取样、验收、复验等程序,确保每一批次产品均达到标准要求。
六、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对产品的外包装标识内容、储存环境条件、运输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害。
该标准为毫桑皮的质量管理和市场流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