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吴萸作为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种植与采收、加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指标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吴萸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评价。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78: Jiang Wuyu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78-2019道地药材第78部分:江吴萸》标准解读
江吴萸,作为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为了规范其种植、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TCACM 1020.78-2019道地药材第78部分:江吴萸》应运而生。该标准从产地环境、种质资源、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到质量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要求江吴萸的种植区域需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具体而言,种植地应位于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至20℃范围内,降水量保持在1000毫米至1500毫米之间。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pH值宜控制在6.0至7.5之间。
对于种质资源的选择,标准强调应当选用经过长期驯化且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种苗培育时,要确保母株健康无病虫害,并采用扦插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以保证遗传稳定性。
栽培技术是影响江吴萸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指出,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以及适时修剪都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同时,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减少农药残留对药材的影响。
采收时间直接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标准规定,江吴萸的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秋季果实成熟但尚未开裂之时。此时采摘下来的果实不仅外观饱满色泽鲜艳,而且内在活性物质积累达到峰值。
加工过程同样不容忽视。标准建议将新鲜采摘后的江吴萸立即清洗并晾晒至半干状态后再进行进一步干燥处理。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防颜色变暗,并且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条件以防止发霉变质。
最后,在质量评价体系中,除了常规理化指标检测外还特别增加了指纹图谱分析这一先进手段来全面评估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此外,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体现了我国对中药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TCACM 1020.78-2019道地药材第78部分:江吴萸》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旨在促进江吴萸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该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