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东北鹿茸作为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种植与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东北鹿茸的生产、流通、使用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73: Northeast Deer Antl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东北鹿茸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品种,其药效与质量受到广泛关注。TCACM 1020.73-2019《道地药材 第73部分:东北鹿茸》的发布为东北鹿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标准从产地环境、采收加工到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要求东北鹿茸的生产区域应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确保鹿群健康生长。同时,对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来源、用药规范也做出了严格限制,以保证鹿茸的天然属性。
采收环节是决定鹿茸品质的关键步骤。标准指出,最佳采收期通常在雄鹿长出第二茬茸时,此时鹿茸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采收后需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洗、分级等操作,并迅速送往专业加工厂。
质量检测部分涵盖了物理性状、显微鉴别以及理化指标等多个维度。其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需符合国家标准限值。此外,通过薄层色谱法可进一步验证鹿茸的真实性与纯度。
该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东北鹿茸的整体质量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