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秦艽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特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质量分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道地药材秦艽的生产、流通、鉴定及使用等相关领域。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63: Qinjiao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在特定地域生长,具有优良品质和稳定疗效的中药材。秦艽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TCACM 1020.63-2019标准详细规定了道地药材秦艽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
根据该标准,秦艽来源于龙胆科植物秦艽、粗茎秦艽或达乌里秦艽的干燥根。药材应呈圆柱形或略呈拳状团块,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沟纹及类白色点状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显黄白色或棕黄色,皮部较厚,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标准中对秦艽的水分含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理化指标作出了严格限定。例如,水分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此外,还规定了秦艽中主要活性成分如龙胆苦苷等的含量范围,确保其药效成分达标。
在采收与加工环节,标准要求秦艽应在秋季植株枯萎或春季萌芽前采挖,除去泥沙后晒至六七成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晒干或低温烘干。这样的加工方式能有效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为了保证秦艽药材的质量稳定性,标准还强调了产地环境控制、种苗选育、田间管理等全过程质量管理措施。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种植、采收和加工,才能生产出符合道地药材标准的优质秦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