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独活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长环境、采收加工、性状特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包装、运输、质量控制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川独活的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34: Sichuan Duhuo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34-2019道地药材第34部分:川独活》标准解读
川独活作为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为规范川独活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价,《TCACM 1020.34-2019道地药材第34部分:川独活》应运而生。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川独活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植物学特征方面,标准明确要求川独活需符合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形态特征。植株高度应在80至150厘米之间,叶片呈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花序为复伞形花序,果实为双悬果,具有浓郁香气。
在产地环境上,川独活适宜生长于海拔1000至2500米的山区,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年平均气温10℃至15℃,年降水量800至1200毫米的气候条件最为理想。
采收时间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挖。采挖时需注意避免损伤根部,采后及时去除泥土并晾晒至半干状态,再进行切片处理。
质量指标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川独活药材含水量不得超过12%,总灰分不得超过7%,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有效成分检测包括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1.5%,以及特定化学成分如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最低含量要求。
此外,标准还对包装与贮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确保密封性良好。贮藏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防止虫蛀和霉变。
总之,《TCACM 1020.34-2019道地药材第34部分:川独活》为川独活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中医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