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白芷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长环境、采收加工、性状特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白芷的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25: Sichuan Angelica Dahur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25-2019道地药材第25部分:川白芷》解读
川白芷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为了规范川白芷的质量控制,中国中药协会制定了《TCACM 1020.25-2019道地药材第25部分:川白芷》这一团体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川白芷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关键指标。川白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其性状特征包括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皮孔样横向突起,顶端有凹陷的茎痕。气芳香,味辛、微苦。
在鉴别方面,标准采用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显微鉴别主要观察其组织构造特征,而薄层色谱法则通过对照品与供试品的比对来确认真伪。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川白芷与其他相似药材。
检查项目涵盖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安全性指标。其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此外,铅、镉、砷、汞、铜的限量要求也作了明确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含量测定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欧前胡素不得少于0.30%,异欧前胡素不得少于0.40%。这两个成分被认为是川白芷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物质。
该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道地药材的概念,指出川白芷以四川产者为佳。这不仅考虑到了地域因素对药材品质的影响,也为川白芷的种植和采收提供了指导依据。
总之,《TCACM 1020.25-2019道地药材第25部分:川白芷》为川白芷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