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麦冬的术语和定义、地理范围、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标签、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川麦冬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24: Sichuan Ophiopogon Tuberos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24-2019道地药材第24部分:川麦冬》标准解读
川麦冬是传统中药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显著。为规范川麦冬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价,中国中医药学会制定了该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四川三台县为核心产区的川麦冬药材,规定了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内容。
二、产地环境要求
川麦冬适宜生长在海拔350-8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环境空气质量需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需符合GB 5084的要求。
三、栽培技术
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川麦冬种苗进行种植,合理密植,采用轮作制度,施用有机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四、采收与初加工
川麦冬一般在栽种后的第二年秋季采收,采收后去除须根和杂质,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直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
五、质量要求
川麦冬药材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等。其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5%。
六、检验方法
采用感官检查、显微镜观察、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川麦冬药材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七、包装与贮藏
川麦冬药材应使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每件净重一般为5-10kg。贮藏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霉变和虫蛀。
八、附录
提供了川麦冬药材的典型显微特征图谱和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谱,为实际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川麦冬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