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白术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来源、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白术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管理。
Title: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7: Zhebai Zhu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20.7-2019道地药材第7部分:浙白术》标准解读
浙白术是浙江的特色中药材,具有悠久的种植和应用历史。该标准规定了浙白术的定义、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浙白术的定义为产于浙江地区,以白术为原料,按照特定的栽培技术、采收加工工艺生产的药材。其范围适用于浙白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浙白术的相关专业术语,如“浙白术”、“栽培技术”等。
在要求方面,浙白术的外观性状应符合特定标准,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此外,浙白术还应符合相关的农药残留限量要求。
检验方法部分详细规定了水分测定、灰分测定、农药残留检测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确保了浙白术的质量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评估。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检验分类、判定规则等内容。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部分则对浙白术的流通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药材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浙白术的生产和市场流通,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浙白术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浙白术的质量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