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鸡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工艺、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微生物发酵和酶解技术协同处理的肉鸡用发酵饲料产品。
Title:TCSWSL 010-2019 Chicken Feed with Microbial-Enzyme Co-fermentation for Broi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鸡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是近年来在畜禽养殖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创新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将特定的微生物与酶制剂相结合,对传统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从而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同时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以下是对TCSWSL 010-2019标准下肉鸡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技术要点、应用优势及实际操作建议进行的深入分析。
技术要点
1. 微生物选择: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用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群。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酶类物质,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有助于分解饲料中的复杂成分,提高其可利用率。
2. 酶制剂搭配: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酶制剂至关重要。例如,在以谷物为主的饲料中加入β-葡聚糖酶可以有效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而木聚糖酶则适用于富含非淀粉多糖的饲料配方。
3. 发酵条件控制:包括温度、湿度、pH值以及发酵时间等因素都需要严格控制。适宜的环境参数不仅能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应用优势
1. 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菌酶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增强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效率,减少浪费现象发生。
2. 增强免疫力: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效果,能够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 改善肉质品质:长期使用该类饲料饲养的肉鸡其肌肉组织更加紧实细腻,风味更佳,同时胴体脂肪含量较低,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肉类的需求。
4. 环保效益明显:由于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减少了粪便排放量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实际操作建议
1. 在选择原料时应优先考虑新鲜度高、无霉变迹象的优质原材料,并做好入库前的质量检测工作。
2. 配制混合料时需严格按照比例添加各种组分,避免因配比不当影响整体效果。
3. 定期监测发酵罐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直至恢复正常状态为止。
4. 对于初次尝试此方法的企业来说,可以从少量试生产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待掌握规律后再扩大规模实施全面推广。
总之,《TCSWSL 010-2019 肉鸡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这一标准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原则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