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栽培模式与机械化作业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与栽植、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及机械化作业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桃树的栽培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ach Cultivation Model and Mechanized Operati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桃树栽培模式与机械化作业生产技术规范(TSMAFA 001-2019)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手段提升桃树种植的效率和果实品质。该规范涵盖了从土地准备到收获的全过程,确保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首先,在土地准备阶段,要求土壤进行深翻,并施加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同时,要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规划合理的排灌系统,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且排水顺畅。
其次,在品种选择上,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桃树品种,并采用嫁接技术提高抗病性和产量。定植时需注意株行距的设计,通常为4米×5米或3米×4米,以便于后续的机械化操作。
在日常管理中,修剪是关键环节之一。修剪不仅能够控制树冠大小,还能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修剪工具需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施肥方面,提倡平衡施肥原则,即氮磷钾配合施用,同时注重微量元素的补充。可以通过滴灌施肥系统实现精准施肥,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关于机械化作业,规范强调了机械化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使用起垄机进行整地、移栽机完成苗木定植、割草机处理杂草等。对于果实采摘,则推荐使用专门设计的手持式采果器或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采摘机器人来完成。
最后,在果实采收后还需要对果园进行全面清理,包括残枝落叶的收集以及土壤的翻耕等工作,为下一季的生长做好准备。
总之,《桃栽培模式与机械化作业生产技术规范》(TSMAFA 001-2019)为桃树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