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道建设桥梁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及实施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航道建设桥梁工程智慧工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Site of Navigation Channel Bridge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航道建设桥梁工程中智慧工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以TJSCTS 48-2024新旧版对比为例
在航道建设桥梁工程领域,智慧工地技术正逐步成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新版TJSCTS 48-2024《航道建设桥梁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对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传输及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数据采集设备的选用及部署为例,探讨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
首先,从数据采集设备的类型来看,新版标准更加注重设备的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旧版标准主要强调使用单一功能的传感器来监测特定参数(如温度、湿度),而新版则提倡采用集成多种传感器的一体化设备。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桥梁工程施工中对于全面性和实时性的更高需求。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仅要监控环境温湿度,还需要同时检测振捣频率、压力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因此,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兼容多种传感器模块且具备无线通信能力的智能终端,确保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数据传输方面,新版标准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的支持。这意味着施工现场的数据不再局限于本地存储,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传至云端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范围。具体操作时,企业需要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架构,包括有线连接和移动网络备份方案,以保证即使在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基本的数据记录工作。此外,还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最后,关于数据分析部分,新版标准鼓励采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潜在价值。相比于旧版仅限于基础统计报表的形式,现在可以利用高级算法预测未来趋势并辅助决策制定。比如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的学习,可以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综上所述,TJSCTS 48-2024《航道建设桥梁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规范》通过强化数据采集设备的功能性、优化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深化数据分析应用等多个维度,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对于参与该类项目的各方而言,紧跟最新标准动态,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