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灼口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评估方法及治疗策略,并基于循证医学原则提供了临床实践建议。本文件适用于医疗领域中从事灼口综合征诊治的医务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Title: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urning Mouth Syndrom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灼口综合征(BMS)是一种以口腔内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为规范BMS的临床诊疗,中国卫生行业标准TCHSA 008-2019《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应运而生。该指南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证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诊断标准
根据指南,BMS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患者主诉口腔内烧灼样疼痛持续至少6周;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口腔或全身性疾病;疼痛部位多为舌体中央或前2/3,也可累及唇、颊黏膜等区域;疼痛程度与进食、讲话等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二、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包括口腔溃疡、牙周炎、扁平苔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指南强调,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糖检测、维生素B族水平测定等。
三、治疗原则
1. 心理干预:由于心理因素在BMS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开展心理咨询和支持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等。
3. 维生素补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缺乏,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4. 物理疗法:如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四、预防措施
1. 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偏食,特别是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3. 定期体检: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BMS的相关疾病。
4. 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口腔黏膜损伤。
五、总结
TCHSA 008-2019《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为BMS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需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推动BMS领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