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苜蓿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土壤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苜蓿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IMAALE 017-2024 Anding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 —— 和林格尔县苜蓿种植技术规范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IMAALE 017-2024与苜蓿种植技术规范的深度解析》
TIMAALE 017-2024《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和林格尔县苜蓿种植技术规范》在2024年正式发布后,对苜蓿种植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其中,关于“灌溉频率”的调整是新旧版本中一个重要的变化点。这一条文直接影响到苜蓿的生长环境控制以及产量稳定性。本文将围绕“灌溉频率”条款的新旧对比及实际应用方法展开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IMAALE 017-2019)中,对于苜蓿灌溉频率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并未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灌溉频率应依据苜蓿生长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播种初期、幼苗期和成熟期。具体要求如下:播种初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每日灌溉一次;幼苗期可适当减少至每两天灌溉一次;进入成熟期后,每周灌溉两次即可。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灌溉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5升至8升之间,并结合降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细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灌溉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保障苜蓿健康生长。例如,在幼苗期减少灌溉次数可以促进根系向下发展,增强抗旱能力;而在成熟期降低灌溉频率则有助于提升干草品质。从实际操作来看,种植者需要配备精确的土壤湿度监测设备,比如探针式湿度计,定期检测不同区域土壤含水量。当数值低于设定阈值时,再启动灌溉系统执行相应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版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但具体实施还需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例如,在干旱地区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灌溉频次,而在多雨季节则应更加注重排水措施。因此,建议种植者建立一套完整的田间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安装自动化灌溉装置、制定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各项技术规范能够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