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功能性红曲米(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红曲霉发酵大米制得的功能性红曲米(粉)产品。
Title:Functional Red Yeast Rice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功能性红曲米(粉)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健康食品,其主要原料来源于经过特殊发酵工艺处理的红曲。TZZB 1452-2019《功能性红曲米(粉)》标准为这种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TZZB 1452-2019适用于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经红曲霉菌发酵制成的功能性红曲米(粉)。这类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洛伐他汀等活性成分,在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及食品领域。
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
功能性红曲米(粉)应具备以下感官特性:
- 色泽:呈自然红色或棕红色。
- 气味:具有红曲特有的香气,无异味。
- 状态:颗粒均匀完整或粉末细腻。
# 理化指标
根据标准规定,功能性红曲米(粉)需满足以下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不超过13%;
- 洛伐他汀含量不低于0.2mg/g;
- 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1.5%。
# 微生物限量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对微生物污染设置了严格限制:
- 大肠杆菌群不得超过10MPN/100g;
- 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当严格按照GMP(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操作,确保环境卫生条件达标,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此外,还需定期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检验方法
对于功能性红曲米(粉),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来验证是否符合上述技术要求。例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含量;通过灼烧残渣法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利用平板计数法评估微生物数量等。
包装与贮存
产品应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防潮防虫害。
总之,《功能性红曲米(粉)》标准(TZZB 1452-2019)不仅明确了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