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OpenHarmony的内河船载智能终端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接口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内河船舶上使用的基于OpenHarmony系统的智能终端的设计、开发与检测。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land Vessel Intelligent Terminals Based on OpenHarmony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详细解读一下《TCIN 051-2024 基于OpenHarmony的内河船载智能终端技术要求》中关于定位功能的新老版本差异。在旧版标准中,定位功能仅要求支持GPS和北斗两种模式,并且精度需达到米级。而在新版标准里,除了继续支持这两种模式外,还新增了对GLONASS的支持,同时将定位精度提升到了亚米级。
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增加GLONASS的支持可以显著提高终端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定位稳定性。特别是在一些GPS信号较弱的区域,如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或者山区地带,多系统的联合定位能够有效减少信号丢失的情况,确保船舶始终处于精准监控之下。
其次,从米级到亚米级的精度提升对于内河航运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更精确地绘制航行路线,还能更好地辅助避碰系统工作,降低碰撞风险。例如,在狭窄河道或者复杂水域环境中,高精度定位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准确地判断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从而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为了实现这样的升级,厂商需要采用更高性能的硬件模块以及优化后的软件算法。比如选用支持多频段接收、具备更强抗干扰能力的GNSS芯片;同时还需要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等传感器数据,通过融合定位技术进一步提升定位效果。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天气状况、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总之,《TCIN 051-2024》中关于定位功能的改进体现了行业对于提升内河船载智能终端性能水平的决心。这对于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在产品研发阶段充分考虑新标准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最新规范并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