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用奥氏体不锈钢钢锭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制造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的钢锭。
Title:Nuclear Power Plant Grad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Ing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电用奥氏体不锈钢钢锭是核能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TZZB 1385-2019标准对这类钢锭的生产、检测及应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首先,在冶炼过程中,需采用真空感应炉或电渣重熔等先进工艺以确保钢液纯净度。钢锭内部不得存在影响使用性能的大尺寸夹杂物,且化学成分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范围,特别是碳含量应控制在极低水平(通常小于0.03%),以防止晶间腐蚀现象的发生。
其次,关于尺寸公差与表面质量,钢锭直径和长度偏差不得超过±5%,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等缺陷。此外,还需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确保内部无超标缺陷。
力学性能方面,该类钢锭需具备优异的韧性和强度。常温下屈服强度不低于205MPa,抗拉强度不低于515MPa,伸长率不小于40%。同时,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
热处理环节对于改善组织结构至关重要。一般采用固溶退火处理,将钢锭加热至1050~1150℃并快速冷却,从而获得均匀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加工性能。
最后,在实际应用中,这类钢锭主要用于制造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核心部件。由于工作环境苛刻,因此对其抗氧化性、抗辐照损伤能力以及长期稳定性都有极高要求。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TZZB 1385-2019标准执行,并定期开展型式试验,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