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远海打捞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结构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深远海环境下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绳。
Title: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 Ropes for Deep-sea Salv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Y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深远海打捞作业对缆绳的性能要求极高,而TZZB 1184-2019标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绳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规范依据。该标准规定了缆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确保缆绳具备优异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其分子量高达150万以上,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断裂伸长率适中等特点。在深远海打捞作业中,缆绳需承受巨大的拉力、复杂的环境应力以及长时间的工作负荷,因此必须满足以下关键指标:干态破断强度不低于3.5cN/dtex,湿态破断强度保留率不低于85%,初始模量不低于150cN/dtex,断裂伸长率控制在3%-6%之间,并且具备良好的耐紫外线老化性能。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缆绳的结构设计,推荐采用多股绞合或编织结构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缆绳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以增强与吊具的摩擦力,防止打滑现象发生。此外,缆绳的颜色应鲜明且均匀,便于识别和操作。
在试验方法上,标准明确了破断强度测试、湿态处理程序、耐紫外线老化试验等具体步骤。例如,破断强度测试需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进行,试样长度不少于5米,加载速度为每分钟1米;湿态处理则要求将试样浸泡在蒸馏水中24小时后再进行测试。
检验规则部分规定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内容。出厂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干态破断强度测试等项目,而型式检验则涵盖所有技术指标,只有当产品符合全部要求时才能判定为合格品。标志方面要求清晰标注产品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包装则需使用防潮、防尘材料妥善封装。
总之,TZZB 1184-2019标准从多个维度确保了深远海打捞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绳的质量可靠性,为相关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