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硼、硫、磷、氯元素添加剂的金属加工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不含硼、硫、磷、氯元素添加剂的环保型金属加工液。
Title:Boron, Sulfur, Phosphorus, Chlorine-free Additives Metalworking Flu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金属加工液作为一种关键的辅助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以及对健康安全要求的提高,开发环保型金属加工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含硼、硫、磷、氯等特定元素添加剂的金属加工液来说,它们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润滑、冷却、清洗等功能需求,还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如TCSEA 12-2019的要求。
TCSEA 12-2019是由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制定的一项关于环境友好型切削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强调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且特别指出了禁止使用某些可能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硼、硫、磷及氯元素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
对于无硼、硫、磷、氯元素添加剂的金属加工液而言,其实现这些功能主要依赖于其他类型的成分组合:
1. 基础油的选择:通常采用矿物油或者合成酯类作为基础油,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在保证良好润滑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
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通过添加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液体的润湿性和分散能力,有助于提高冷却效率并防止金属表面氧化。
3. 防腐防锈组分:为了确保长期储存期间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加工后零件表面不受腐蚀影响,可以选用一些天然来源的安全型防腐剂和缓蚀剂。
4. 极压抗磨添加剂:尽管限制了传统意义上的极压剂(如含硫磷氯类),但可以通过开发新型高效能的有机钼化合物或其他低毒性的抗磨剂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5. 生物降解性考量:选择易于自然分解的配方设计原则,减少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污染风险。
综上所述,在遵循TCSEA 12-2019标准的前提下,成功研制出一款既环保又高效的无硼、硫、磷、氯元素添加剂的金属加工液是完全可行的。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制造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决心,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