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白鲜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菌种选择与培养、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富硒白鲜菇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lenium-enriched White Fresh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富硒白鲜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TJXXCCY 016-2024《富硒白鲜菇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富硒培养基配制的具体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富硒培养基中的硒含量以及配制方法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规定。
按照TJXXCCY 016-2024的要求,在配制富硒培养基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硒源,如亚硒酸钠等无机硒化合物。其次,确定硒元素的添加量,一般建议每千克干料中硒含量控制在0.2至0.3毫克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白鲜菇吸收足够的硒元素,又不会因过量导致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
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选定的硒源溶解于少量水中,制成母液。然后根据计算好的用量,均匀地加入到已准备好的培养料中,确保混合均匀。为了使硒元素能够更好地被白鲜菇吸收利用,还需注意调节培养料的pH值至适宜范围(通常为5.5-6.5),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此外,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定期监测白鲜菇体内硒含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发现硒积累不足或超标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硒源种类及添加量,直至达到理想效果为止。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步骤,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富硒白鲜菇的营养价值,还能保障食品安全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不仅体现了新版标准对于细节的关注,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