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用药种类、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杨梅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用药的指导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Pesticides in Maj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Wax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梅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为了保障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合理使用农药显得尤为重要。《TZNZ 009-2019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规范》为杨梅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首先,了解杨梅的主要病害至关重要。常见的病害包括杨梅枯萎病、杨梅褐斑病等。对于这些病害,规范中推荐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害或环境污染。
其次,杨梅的主要虫害有杨梅小卷叶蛾、杨梅果实蝇等。针对这些虫害,可以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进行喷洒。同时,结合物理防治方法,比如设置诱虫灯或者人工捕捉成虫,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TZNZ 009-2019》还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最后一次施药后到果实采摘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确保残留药物降解至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最后,果农们应当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对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能力,并且做好田间记录,包括用药种类、次数及效果评估等内容,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总之,《TZNZ 009-2019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规范》为杨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遵循该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还能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