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编制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格式与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制定和修订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也可供相关监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参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Format and Content of On-site Nuclear Accident Emergency Plan for Nuclear Fuel Cycle Facilities Oper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制定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时,应严格按照TBSRS 003-2019标准执行。预案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封面
包括预案名称、编号、版本号、编制单位、发布日期等基本信息。
二、目录
列出预案各章节标题及其对应的页码。
三、前言
简要说明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以及适用范围。
四、术语和定义
明确预案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确保各方理解一致。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描述应急指挥体系结构,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技术支持机构等,并明确各自职责。
六、监测与预警
规定监测系统设置要求,建立预警机制,设定预警级别和响应措施。
七、应急响应
划分事故分级,明确不同等级下的响应流程,包括初始行动、现场处置、扩大应急等环节。
八、后期处置
涵盖事故调查、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内容,提出具体工作步骤。
九、培训与演练
制定定期培训计划,安排模拟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十、保障措施
从物资储备、技术支持、交通运输等方面提供支持,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一、附录
包含相关图表、联系名单、技术资料等补充信息。
十二、修订记录
记录预案历次修改的时间、原因及版本信息。
以上各部分内容需紧密结合实际,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定期评审和更新预案,以适应新的情况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