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葡萄架下进行大球盖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储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葡萄架下进行的大球盖菇生态种植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Titl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Wine Cap Mushrooms under Grape Arb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葡萄架下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葡萄架下套种大球盖菇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栽培模式。为了规范这种生产方式,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TPNDTR 000101-2019《葡萄架下大球盖菇生产规程》应运而生。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场地选择、菌种准备到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为生产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首先,在场地选择上,规程强调要优先考虑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葡萄园通常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适度的遮阴环境,非常适合大球盖菇生长。同时,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关于菌种准备,规程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认证的优质菌种,并在专业机构进行扩繁后使用。在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此外,接种时间应选在秋季葡萄采摘完毕后的空闲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
在田间管理环节,规程提出了精细化的操作建议。首先是覆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左右,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其次是温度管理,大球盖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再次是水分管理,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最后是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悬挂黄板等措施为主,必要时才使用化学药剂,且需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执行。
收获阶段,规程建议当大球盖菇菌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开伞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菇体。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床面,为下一茬种植做好准备。
总之,《葡萄架下大球盖菇生产规程》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行业标准,它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内的空白,更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遵循此规程,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