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荞麦原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子生产程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荞麦原种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Buckwheat Original 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CXH 06-2018 荞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是一份专门规范荞麦原种生产的行业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式提高荞麦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出发,解析该标准的技术要点。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突出的优质品种。生产单位需严格遵循国家审定通过的品种名录,确保所选品种具备高产、稳产的特点,并且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要求。同时,对于引进的新品种,必须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区域试验,验证其适应性和稳定性后方可推广使用。
其次,在繁殖基地建设方面,标准强调了隔离措施的重要性。繁殖场应远离其他荞麦种植区至少500米以上,以防止异花授粉带来的品种混杂现象。此外,还要求场地具有良好的排灌设施以及肥沃的土地条件,土壤pH值保持在6.0-7.5之间为宜。播种前要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底肥,通常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左右。
再者,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提出了精细化的操作流程。包括适时播种,一般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则安排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合理密植,行距控制在30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加强水肥管理,苗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次,开花结实时再补充一次;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综合防控。
最后,在收获与储藏阶段,标准规定当大部分果实变黑时即可开始收割,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收获后的种子需立即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然后入库保存。仓库内温度最好维持在0℃-1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75%。定期检查库存情况,一旦发现有霉变迹象应及时处理。
总之,《TYCXH 06-2018 荞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储存全过程都给出了详尽指导,有助于提升荞麦原种生产的整体水平。各相关企业和农户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推动我国荞麦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