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菌卫生巾(护垫)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抗菌性能要求、卫生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材料或非织造布为主要原料,添加抗菌功能材料制成的抗菌卫生巾(护垫)。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ntimicrobial Sanitary Napkins (Pads) - Antimicrobial and Hygiene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抗菌卫生巾(护垫)作为女性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个人护理产品,其抗菌性能和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TNAHIEM 11-2019标准为这类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抗菌性能是衡量抗菌卫生巾是否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的关键指标。根据该标准,抗菌卫生巾需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室测试来验证其抗菌效果。例如,采用琼脂扩散法或动态培养法检测卫生巾表面抗菌成分对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制作用。合格的产品应在规定时间内显著减少目标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有效预防因细菌滋生导致的感染风险。
卫生安全方面,TNAHIEM 11-2019强调了原材料选择的重要性。所有接触皮肤的部分必须使用经过严格筛选且符合食品级标准的材料制成,避免含有任何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皮肤的化学物质。此外,产品还需经过重金属残留量、pH值稳定性以及皮肤刺激性实验等多项检测,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包装环节同样受到重视,要求采用密封性良好、防潮防腐的包装形式,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影响。同时,标签上应清晰标注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说明等内容,方便消费者正确选购与使用。
总之,TNAHIEM 11-2019标准从抗菌性能到卫生安全全面规范了抗菌卫生巾(护垫)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为广大女性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保障。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并持续改进工艺流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