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番茄种植的物联网环境参数适宜度评价指标、方法和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施番茄种植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适宜度评价。
Title:TSDIE 6-2019 Facility Vegetable IoT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蔬菜物联网环境参数适宜度评价标准中,番茄的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格。根据TSDIE 6-2019标准,番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有着特定的需求。
首先,温度是影响番茄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种子发芽期最适温度为25-30℃,在此范围内种子能够快速萌发。幼苗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高的温度,白天宜控制在25-30℃,夜间维持在18-20℃,这样有利于花粉发育及果实膨大。
其次,空气相对湿度也非常重要。播种至出苗期间,土壤表面需保持湿润,但不可积水。幼苗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开花坐果期降低至50%-60%,有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再者,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到光合作用效率。番茄喜光耐弱光,在冬季或阴雨天气条件下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措施来补充自然光照不足的问题。一般而言,每天至少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有效光照时间。
最后,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适度增加棚室内CO2含量可以显著提升产量与品质。通常情况下,早晨揭开覆盖物后半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约400ppm),此时正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时机;而在下午闭棚前半小时左右再次达到峰值,这表明整个白天都处于良好的气体交换状态之中。
综上所述,按照TSDIE 6-2019标准科学合理地调控上述各项环境参数对于实现优质高效栽培番茄至关重要。农户应当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确保每个生长阶段都能获得最理想的生态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