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能源
  • TATCRR 07-2019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 储能用蓄电池

    TATCRR 07-2019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 储能用蓄电池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蓄电池电池管理
    13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用蓄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退役的锂离子电池经检测、筛选、重组后用于储能系统的蓄电池。
    Title:Lithium-ion Battery for Energy Storage Using Second-life Batt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K8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00

  • 封面预览

    TATCRR 07-2019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  储能用蓄电池
  • 拓展解读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与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退役的动力电池数量迅速增加。这些电池虽然不再适合用于电动汽车,但仍有较高的剩余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梯次利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对于储能领域而言,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可行性。

    首先,在储能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电池组的一致性问题。不同电池单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容量衰减和内阻变化的差异,这会导致整个电池组性能下降速度加快。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筛选机制,对退役电池进行严格检测分级,确保选出状态良好的电池用于储能项目。

    其次,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至关重要。合理的充放电管理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提高整体效率。例如采用分阶段充电、恒流限压等方式控制电池的工作条件;同时结合峰谷电价差优化充放电时间安排,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提升经济效益。

    再者,安全防护措施必不可少。由于锂离子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在大规模储能场景下必须采取多重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温度监控、过流保护以及紧急断电装置等。此外还应对储能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避免因意外事故引发连锁反应。

    最后,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同样重要。当梯次利用完成后,这些电池最终仍需进入正规回收渠道处理有害物质,防止环境污染。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构建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为储能行业提供了经济环保的新选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克服诸多技术和管理难题。只有通过持续创新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推动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VSTR 002-2019 铁路通用摄像机技术要求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