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水域环境中用于救援任务的遥控机器人。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mote-Controlled Water Rescue Rob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的技术要求与应用解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救援设备,在水域救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规范此类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TBESTDA 002-2019《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应运而生。
该标准对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的基本参数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机器人的最小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50公斤,确保能够有效救助多名落水者。同时,机器人需具备至少两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间,以满足复杂救援环境的需求。
在性能指标方面,标准规定了机器人在不同流速下的操控稳定性。具体而言,在水流速度不超过3米/秒的情况下,机器人应能保持良好的方向控制能力。此外,还要求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性能,在三级海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安全性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机器人必须配备多重安全防护装置,如自动返航系统和紧急停机按钮。当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时,机器人应能自动返回起始位置;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操作人员可立即启动紧急停机功能。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同样不容忽视。根据标准要求,机器人与遥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距离不应小于1公里,并且需要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4G以及专用短程通信等。此外,通信延迟不得超过500毫秒,以保证实时操控效果。
为了提高实际救援效率,标准还强调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合理性。操作面板应当直观易懂,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同时,还需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培训资料,帮助使用者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总之,《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从多个维度对这类设备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旨在推动其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水上救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