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金属砂石矿行业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企业示范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求、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非金属砂石矿行业的绿色矿山建设和评估。
Title:Green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nterprise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Non-metallic Sandstone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TIEEPA 1-2019《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企业示范建设标准》(非金属砂石矿行业)是指导非金属砂石矿行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
首先,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环境保护是核心要求。企业应遵循“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通过优化开采设计,合理规划开采区和废弃物堆放区的位置,避免对植被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同时,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非金属砂石矿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能耗。此外,还应该注重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比如将尾矿用于建筑材料或道路铺设,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再者,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能够助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完善的矿山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矿山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推广自动化采矿技术,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构建和谐矿区关系同样重要。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参与公益活动,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要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企业示范建设标准》为非金属砂石矿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