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结果判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及相关单位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解读。
Title:Guidelines for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抗核抗体(ANA)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其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为ANA检测的经典方法。在最新发布的TCITS 179-2024《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及临床应用指南》中,与旧版相比,对实验操作细节和结果解释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新版指南中新增的一项关键内容——关于细胞基质选择的标准变化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细胞基质的选择较为宽松,允许使用多种来源的人类或动物细胞系作为底物。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可比性较差,并且存在潜在的交叉反应风险。新版指南明确指出,推荐采用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作为首选细胞基质。这一改变主要是基于HEp-2细胞能够展示出丰富的抗原结构,包括核仁、核膜以及染色质等多种成分,从而为ANA检测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HEp-2细胞呢?首先,在样本处理阶段需要确保标本质量良好,避免血液凝固不全或者溶血等情况影响结果准确性。其次,在制备HEp-2细胞涂片时,应当控制好细胞密度和平整度,以保证后续荧光标记均匀分布。此外,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并减少人为误差,建议采用自动化仪器完成细胞固定、干燥等前期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HEp-2细胞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温度条件,通常要求保持在2℃至8℃之间。同时,为了防止污染,所有接触HEp-2细胞的操作都应遵循无菌原则。
总之,TCITS 179-2024通过对细胞基质选择的规范化,提高了A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执行该标准时,除了要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合适的细胞类型外,还应注意整个检测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最终报告准确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