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鹿茸作为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鹿茸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质量控制。
Titl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pecifications and Grades - Deer Antl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鹿茸是传统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其质量与规格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TCACM 1021.5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鹿茸》标准为鹿茸的规范化生产和市场流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一些关键点进行解读。
首先,在鹿茸的分类上,标准根据鹿种的不同分为马鹿茸和梅花鹿茸两大类。每种类别又按照鹿茸的生长年限、形态特征及重量等因素细分为多个等级。例如,马鹿茸通常被划分为初生茸、二杠茸、三岔茸等,而梅花鹿茸则有砍茸、锯茸等形式,并进一步细分出不同的等级。
其次,对于鹿茸的质量要求,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包括外观上的色泽、形状、完整度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例如,优质的鹿茸应具有完整的角盘,表面呈棕黄色或灰褐色,断面呈现蜂窝状结构且质地紧密。此外,还对鹿茸中的水分含量、杂质含量设定了上限值,以确保其药用价值。
再者,关于鹿茸的检测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感官检查、理化分析等手段来评定鹿茸的质量。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生产者控制产品质量,也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管工具。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鹿茸的储存条件,建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虫蛀和霉变,从而延长鹿茸的保质期。
综上所述,《TCACM 1021.5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鹿茸》标准从分类、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到储存条件等多个维度对鹿茸进行了全面规范,有助于推动鹿茸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