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苑子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沙苑子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pecifications and Grades - Sabia 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沙苑子,作为中药材的一种,其商品规格与等级的标准化对于保障药材质量和促进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意义。根据TCACM 1021.163-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第163部分:沙苑子》的规定,以下是对沙苑子商品规格等级的详细介绍。
沙苑子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的干燥成熟种子。该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北方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其中以陕西省大荔县所产的品质最佳,历史上被称为“潼蒺藜”。
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TCACM 1021.163-2018标准,沙苑子的商品规格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特级、一级和二级。每个级别的具体要求如下:
# 特级
- 外观:颗粒饱满均匀,色泽呈棕褐色或深棕色。
- 杂质:不得超过1%。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
- 发芽率:不低于90%。
# 一级
- 外观:颗粒较饱满,颜色为棕褐色。
- 杂质:不得超过3%。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
- 发芽率:不低于85%。
# 二级
- 外观:颗粒大小不一,颜色为棕褐色至浅棕色。
- 杂质:不得超过5%。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
- 发芽率:不低于80%。
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沙苑子的质量符合上述规格等级的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1. 采收时间:应在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药效成分。
2. 加工工艺:采用适当的干燥方法,保持种子的活性成分不受损。
3. 储存条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和虫蛀。
4. 检测手段:通过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沙苑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等功效,因此其规格等级的规范化不仅有助于提高药材质量,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遵循TCACM 1021.163-2018标准,可以有效推动沙苑子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