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织用精梳棉色纺纱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精梳棉为主要原料,采用色纺工艺生产的针织用纱线。
Title:Knitting Fine Combed Cotton Colored Spun Yarn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针织用精梳棉色纺纱技术规范解读
TZZB 1034-2019是一项专门针对针织用精梳棉色纺纱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此类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验收流程。本文将从标准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以及关键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为相关企业及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以精梳棉为主要原料,采用色纺工艺生产的针织用纱线。这类纱线广泛应用于内衣、T恤、运动服等针织面料的生产。标准明确规定了产品分类、规格要求、质量等级等内容,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针织加工的需求。
二、技术要求
1. 原材料要求
- 精梳棉应符合FZ/T 12005的规定,纤维长度需达到25mm以上,线密度在18.5-37.5tex范围内。
- 色纺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外观质量
- 纱线表面应光滑均匀,无明显结头或毛羽。
- 色泽需均匀一致,不得出现色差、斑点或条纹现象。
3. 物理性能
- 断裂强度:不低于6.5cN/tex。
- 弹性回复率:≥70%。
- 疵点含量:每百米不得超过3个。
三、检验规则
1.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2. 抽样方法按照GB/T 3916执行,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3. 判定规则: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需加倍抽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
四、标志与包装
1. 每包纱线应附有清晰的产品标识,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包装材料需防潮、防尘,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五、结论
TZZB 1034-2019为针织用精梳棉色纺纱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