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白獭兔种兔的等级划分、鉴定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川白獭兔种兔的生产、销售和质量管理。
Title:TCAAA 024-2019 Sichuan White Angora Rabbit Breeding Stock Grade Ident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川白獭兔种兔等级鉴定依据TCAAA 024-2019标准解析》
川白獭兔作为我国重要的毛皮兼肉用兔品种,其种兔的等级评定对于繁育优质后代具有重要意义。TCAAA 024-2019标准为川白獭兔种兔的等级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流程。
种兔等级划分主要基于体型外貌、健康状况、繁殖性能三大指标。体型外貌方面,要求种兔体躯修长匀称,被毛浓密且色泽纯正,头部轮廓清晰,耳直立且灵活。健康状况则需确保无遗传性疾病史,外观无明显病态特征,体重符合品种标准范围,四肢结实有力,肛门清洁无异常分泌物。繁殖性能方面,母兔需具备良好的泌乳能力,公兔应有正常的精液品质,两者均要求至少达到两次配种成功的记录。
评定过程中,首先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种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测量体长、体重等数据,并观察被毛状态和行为表现。随后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体温检测、血液分析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最后通过查阅系谱档案,确认其血统是否纯正,父母代是否均为合格种兔。
此标准不仅规范了种兔等级评定的操作流程,还强调了记录保存的重要性,要求每次评定结果都应详细记录并归档备查。这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种兔档案管理体系,为后续选育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TCAAA 024-2019标准为川白獭兔种兔等级鉴定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对于提升我国兔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养殖者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种兔质量符合要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