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联合收获机秸秆打捆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与联合收获机配套使用的秸秆打捆装置。
Title:TCAAMM 31-2018 Straw Baling Device for Combine Harve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联合收获机的秸秆打捆装置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有效处理农作物收获后的剩余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TCAAMM 31-2018标准为这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秸秆打捆装置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安全性能、工作效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标准强调了设备应具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操作人员受到伤害,并且在设计时需考虑紧急停止装置的有效性。
在工作效率方面,标准指出,设备应当能够在不同的田间条件下稳定工作,并且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这意味着设备需要适应多种类型的农作物残茬,并能在不同土壤条件和湿度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TCAAMM 31-2018还关注了环境保护问题。设备的设计应当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降低噪音水平,控制粉尘排放等。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保护周边生态系统的健康。
标准还提出了关于材料选择、结构强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设备长期可靠运行。同时,对于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也给出了明确指南,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正确的操作流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总之,TCAAMM 31-2018标准为联合收获机的秸秆打捆装置设定了全面的质量和技术规范,旨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同时,兼顾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