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纤维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聚酯切片(PET)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聚酯瓶等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循环再利用生产的纤维级聚酯切片。
Title:Fiber-grade Chemical Recycled Polyester Chips (PET)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纤维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聚酯切片(PET)的标准TZZB 0913-2018详细规定了该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此标准适用于通过化学法回收废弃聚酯材料生产得到的纤维级聚酯切片,这类产品主要用于纺丝生产各种涤纶长丝和短纤维。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对纤维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聚酯切片的外观、特性黏度、色相、熔点、灰分、水分含量等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外观应为白色或微黄色、无机械杂质;特性黏度应在0.60~0.75 dL/g范围内;色相b值≤3.0;熔点范围为254℃~258℃;灰分≤0.1%;水分含量≤0.3%。
试验方法部分则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上述各项指标的检测,包括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熔点、利用马弗炉测定灰分含量等具体操作步骤。
对于检验规则,标准要求每批产品都需经过出厂检验,确保符合所有技术要求后才能出厂。同时,还规定了型式检验项目及周期,并明确了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内容。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标准指出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号等信息,包装材料应防潮、防尘,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贮存时需远离火源并保持通风干燥。
总之,TZZB 0913-2018标准为纤维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聚酯切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