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婴幼儿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供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的袜子。
Title:Infant and Toddler So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婴幼儿袜是直接接触婴幼儿皮肤的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TZZB 0894-2018《婴幼儿袜》标准为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材料为主的婴幼儿袜,包括棉、化纤等材质制成的袜子。标准对婴幼儿袜的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量、邻苯二甲酸酯、色牢度、异味以及物理安全性能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在纤维成分含量方面,标准要求产品应标明纤维的具体种类及其含量,并且实际检测结果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得超过一定范围。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pH值应在4.0至8.5之间,以确保不会刺激婴幼儿娇嫩的皮肤。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严格禁止使用的,任何重金属含量均不得超出限量值,邻苯二甲酸酯的最大允许量也有限定。色牢度测试包括耐干摩擦、湿摩擦、汗渍、水洗等多个项目,以保证洗涤后颜色不褪色或迁移。
物理安全性能则涉及袜口松紧程度、接缝牢固性等内容,确保袜子穿戴舒适且不易脱落或破损。此外,还要求产品无异味,以免对婴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这些指标进行生产,并通过权威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查看产品的标识标签,了解其材质成分及适用年龄等信息,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